在正式讲解知识点之前,我们先要对《综合素质》的重点和题型分布做到心中有数,如下图所示:
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,《综合素质》分为五大模块,其中职业理念和教师职业道德以单选题和案例分析题考查,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写作题型,而法律法规和文化素养只以单选题考查。整体来说,这一科重点分布明确,结构清晰,较其他科目简单,但也绝不容忽视,毕竟每年挂在这一科上的也不在少数。
好,了解完基本情况,下边请大家搬好小板凳,握紧马克笔,跟我一起划重点啦!
该模块会出一个材料分析题,因此我们需要掌握3个“观”:教育观、学生观、教师观;了解2个“观”:评价观、教学观。下边一一说一下:
1、教育观
我国当前的教育观是指“素质教育观”,因此素质教育观的内涵成了我们必须要理解到位的内容:
1.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
2.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
3.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
4.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
(口诀:全体面创个)
2、学生观
1.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——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,多看优点,会赞美
2.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——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,悦纳错误、多宽容
3.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——要相信学生、多期望
4.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——要认识到学生是人,爱护尊重,讲民主
(口诀:王冠人不差钱)
3、教师观(“2”个转变)
(一)教师角色的转变
1.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
2.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
3.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
4.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
(口诀:三者一开放)
(二)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
1.在对待师生关系上,新课程强调尊重、赞赏、民主、互助、教学相长
2.在对待教学上,新课程强调帮助、引导启发
3.在对待自我上,新课改强调反思和终身学习
4.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,新课程强调合作
(口诀: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与自我、学生、同事的关系)
4、评价观
1.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
2.评价内容多元化
3.评价方式多样化
4.评价主体多元化
5.更注重评价过程,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
5、教学观
1.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
2.教学是师生交往、积极互动、共同发展的过程
3.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
4.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
(口诀:人生过客)
除去材料分析题,本模块以单选题考查为主的知识点如下:
1、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哪些?
1.分析和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
2.开展微格教学
3.进行专门训练
4.反思教学经验
2、教师成长的过程分为哪些阶段?
1.关注生存阶段
2.关注情境阶段
3.关注学生阶段
3、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?
1.复杂性和创造性
2.连续性和广延性
3.长期性和间接性
4.主体性和示范性
4、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?
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
转载自:公众号 「一起考教师」